湿疹发作时,剧烈的瘙痒常让人忍不住抓挠,一旦皮肤被抓破,不仅疼痛加剧,还可能留下难看的色素性疤痕。这些暗沉或褐色的痕迹,往往比湿疹本身更影响外观,尤其是面部、手臂等暴露部位。其实,通过科学护理和及时干预,完全能降低疤痕形成的风险,让皮肤逐步恢复健康状态。
皮肤被抓破后,首要任务是预防感染。破损的皮肤如同“敞开的大门”,细菌容易侵入引发炎症,进而刺激黑色素细胞过度活跃,导致色素沉积。此时需用生理盐水或凉开水轻柔清洁伤口,避免使用酒精、碘伏等刺激性消毒剂;清洁后保持患处干燥,必要时用无菌纱布轻压吸干水分,减少细菌滋生的环境。 促进伤口愈合是减少色素沉淀的关键。可在医师指导下,选用含生长因子或修复成分的凝胶,薄涂于破损处,帮助表皮细胞再生;避免使用厚重、油腻的护肤品,以免堵塞毛孔,延缓愈合。同时,严格克制抓挠冲动,可剪短指甲或佩戴棉质手套,防止无意识抓伤;若瘙痒难忍,可用冷毛巾敷10-15分钟,通过低温抑制神经敏感,缓解不适。 日常防护同样重要。紫外线会刺激黑色素合成,加重色素沉淀,因此破损皮肤愈合期间需严格防晒,优先选择遮阳伞、帽子等物理遮挡方式;待结痂脱落后,可选用温和的物理防晒霜。饮食上减少酱油、深色蔬菜等光敏性食物的摄入,多吃富含维生素C、E的柑橘、坚果,帮助抑制黑色素生成,促进皮肤代谢。 南京肤康皮肤病研究所提醒,湿疹患者的皮肤屏障本就脆弱,抓破后更需细心呵护。若破损范围较大、渗液不止,或愈合后色素沉淀持续加深,建议尽早咨询就诊,通过药物或物理手段干预,避免疤痕进一步加重。耐心护理与科学预防,是恢复健康皮肤的关键。为节省您的手机流量,文章内容简短,
有任何疑问可点击咨询与医生在线交流。